北控男篮今年休赛期可以说是CBA的话题担当,转会传闻、引援消息轮番上阵,热闹劲儿一点不输顶流娱乐圈,不过真正落地的动作却少得可怜犀牛配资,球迷等着“官宣都快等成了键盘侠,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对喷、点赞、回怼,最扎心的一条新闻,莫过于陈国豪离队这件事,北控本来手里就没几张能打的牌,如今把自己当年选秀状元眼睁睁送走,这操作让人一时间摸不着头脑。
问题来了,陈国豪到底值不值得北控这么纠结?先不说北控的锋线本来就捉襟见肘,陈国豪作为两年前的CBA状元,刚来时多少还带着点“天之骄子的滤镜,首赛季场均7.4分4.6篮板1.1助攻,说不上惊艳但也绝对不是摆烂,尤其季后赛对深圳那场,单场30分9篮板直接把球迷看嗨了,大家都觉得北控终于砸中宝了,结果呢,第二个赛季上场时间直线跳水,场均数据跌到6.6分2.7篮板,到了季后赛连上场机会都捞不着,场均只有6.8分钟、2.8分进账,这种对比下来的落差,谁看了不心凉?
其实,北控这两年在年轻球员培养上的骚操作,大家早就有意见,球迷一边骂管理层不会用人,一边又盼着自家小将能熬出头,结果陈国豪的成长曲线直接变成U型,表面上说是“重点培养,实际到了第二年就被摁在板凳上,坊间有说法是北控内部对他定位模糊,教练组想要即战力但又不敢彻底放权,最后成了两头不讨好,既没捞到成绩,也耽误了新人,讲真,这种养成思路放在CBA太常见了,谁家没几个“曾经的天才最后变成了“落选秀表现?
再说广州男篮这边,动作倒是一气呵成,早早就盯上陈国豪,听说内部群里都放话了,势在必得,广东男篮也曾插过一脚,但筹码差距太大,连谈判桌都没坐热犀牛配资,广州直接出手报价,听说给了个北控根本匹配不了的大合同,这年头,钱到位、人心就乱,北控也只能认栽,毕竟留不住人还不如痛快换筹码,哪怕只是换个未来的可能性,也好过白白看着状元流失。
有意思的是,这次转会背后,大家都在猜会不会跟崔永熙有关,北控最近正全力追崔永熙,首轮谈判已经开过,但没啥实质进展,这时候陈国豪被交易到广州,是不是暗示两边正酝酿一波大操作?球迷都知道,CBA这种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交易戏码屡见不鲜,谁也说不好最终会不会把崔永熙也弄到北控,反正现在这摊事,就是典型的双向博弈,谁都不敢轻易下结论。
从球员个人角度看,陈国豪去广州绝对是回家,广东人的身份加上家乡球队的光环,无论是曝光度还是商业价值,都是肉眼可见地提升,广州男篮本来就缺少本土明星,这下好了,既补充了锋线短板,也顺带拉高了球队热度,甚至有球迷喊出“羊城新王的口号,虽然有点夸张,但从宣传效果看,绝对不亏。
讲真,陈国豪的离队,最难受的还是北控球迷,毕竟两年前选中状元那一刻,多少人幻想过“北控新王朝,结果两年不到,核心球员就被送走,整个休赛期被各种八卦和反转支配,官微评论区都快成了情感树洞,大家一边骂管理层不作为,一边又不舍陈国豪这么快离开,甚至有人说这波操作就是“自废武功,你说巧不巧,这种剧情在CBA历史上其实也不稀奇,像当年周琦、丁彦雨航的流转,哪一次不是球迷心碎一地?
再回头看北控的操作逻辑,其实有点被动,本来想续约,按规定也在7月10日前递了合同,结果广州这边直接亮大招,北控只能被动应战,你说这是“人情冷暖也好,还是“市场无情也罢,反正结果就是陈国豪走了,北控手里多了点不确定的未来,说不好还能拿来跟崔永熙做文章,这种局面,放在今年整个CBA市场来看,其实很有代表性——资源有限、人才流动、培养模式不清,谁都想要即战力,谁都怕养成失败,最后只剩球员自己左右为难,球队跟球迷一起干着急。
最后说一句,陈国豪能不能在广州打出来,没人能拍胸脯保证,毕竟CBA的环境和资源分配摆在那儿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这次转会不只是一次简单的球员流动,更是一次青年球员培养模式的试金石,也是对北控管理层和广州男篮操作能力的一次考验,接下来怎么走,球迷都在看着,别再让“天才少年变成“流浪状元,CBA真的伤不起了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